黄芩精加工落地开工 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县依托36万亩丘陵旱地,抓培训、抓示范,推技术、促营销,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延伸中药材精加工链,不断提升中药材产品附加值,给足了药农底气,拓宽了增收渠道。这里是洪洞黄芩精加工项目的启动仪式现场,这一项目的落地实施,对于洪洞道地药材这一优势产业大发展,真正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洪洞黄芩精加工项目位于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工业园区,由山西恒瑞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占地约28亩。随着一期项目的开工,年后16条黄芩提取物生产线将投产,预计年产量可达1000吨。山西恒通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善伟说,我们公司选择在洪洞落地这个项目,是因为洪洞这边有丰富的中药材的自然资源,我们项目整体投资5个亿,一期投资2个亿,建成16条黄芩提取物的生产线,建成之后年产1000吨黄芩提取物,需求黄芩在2万吨左右。据了解,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可达7.9万亩,其中黄芩种植面积1.5万亩,主要分布在淹底乡、曲亭镇、苏堡镇、明姜镇、兴唐寺乡、堤村乡,刘家垣镇,万安镇等地。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与其他中药材相比,黄芩有它独特的种植优势。 洪洞县百草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小慧说,种黄芩十五年了,黄芩合作社有一千多亩地,黄芩相对于其他的药材来说吧,它管理特别简单,投资小,它种子去年种子也便宜点儿是六十五一单斤,一亩地我们这个种到八斤,种的稍微多一点儿,但完了下来它产值高。这不是去年种的呀,你现在看见的都是小苗儿,但是过来到惊蛰的时候黄芩开始返青了,就我这个苗子管理的好的话,我去年追肥追的多一亩地能到了2500斤。随着黄芩精加工项目的实施通过价值链传递增加了当地药农收入促进我县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中药材产品贸易等业务的展开,有效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链条的形成。洪洞农业生态保护发展中心站长卫巧生说,黄芩、远志、柴胡、生地是我县生产的主要道地中药材,黄芩以管理简单、产值高而区别于其他药种。我县黄芩深加工企业的落地建成,填补了我县中药材深加工企业的空白,标志着我县中药材产业格局迈出了重要步伐。2023年,我们将会继续加大药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为药农业务水平的提高打造更加快捷的平台,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我县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了解,黄芩精加工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提取模式,全面提升种植、采收、加工、生产、包装、检测、运输、储藏等环节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县富民。山西恒通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善伟说,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购、销为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助力洪洞乡村振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