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数据 > 财政预决算 > 财政预算 > 2024年度预算

2024年预决算报告

2024-03-25
【字体:

洪洞县十七届人大次会议文件(15

关于洪洞县2023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

  

──2024311日在洪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洪洞县财政局    韩亚静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洪洞县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县委“1255”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统筹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和重点项目投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洪洞新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情况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598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79%,同比增长2.68%,增收3294万元。

2023年,全县支出预算年初安排43818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初安排42856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81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09万元)。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收入短收724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增加79444万元,债券转贷收入增加227万元、调入资金12555万元,调出资金988万元,总财力变动为522180万元,年终上解上级支出815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2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0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由年初的428561万元变动为494494万元,年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际执行458376万元,结转下年36118万元,实际支出为变动预算的92.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704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9.88%;国防支出3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公共安全支出1482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7.92%;教育支出85894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6.59%;科学技术支出263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295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4.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2189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8%;卫生健康支出33463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4.8%;节能环保支出40634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城乡社区支出26361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农林水支出5248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69.38%;交通运输支出680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71.39%;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652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0.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58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65.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10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住房保障支出1027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6.4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5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885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7.27%;其他支出8099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7.77%;债务付息支出723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9万元,为变动预算的100%。

2、收支平衡情况

2023年全县总财力为522180万元,其具体构成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984万元,中央“两税”返还收入451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5823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1240万元,中央、省、市专项拨款及转移支付补助344883万元,上年结转4365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2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817万元,基金调入273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万元,调出资金988万元。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37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15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09万元,结转下年36118万元,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20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7.86%,同比下降7.23%,减收4837万元。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执行95734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9.87%,同比增长1.86%,增支175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077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5118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566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4万元,调出资金1万元,年终结余170万元。

(五)“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执行99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3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7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31%。

(六)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39724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35530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3599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595万元。

二、落实县十七届人大次会议决议情况

(一)积极组织收入,提升财政整体实力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力度。面对煤焦价格下跌等减收压力,财政部门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与税务、非税征收部门的协调联动,认真开展税源调研,精准监测收入进度,加强清欠两权价款征收力度,明确落实目标责任,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密切关注国家、省、市政策动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分析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找准中央、省、市政策资金与我县实际的结合点,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2023年,我县争取转移支付资金6.4亿元,债券资金3.9亿元增强了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围绕多点发力,助力经济加固提质

一是继续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征收税费,对于国家明令取消、停征以及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相关执收部门都按照政策要求第一时间予以执行,2023年,减税16类,退税减税降费2.6亿元,普惠性财税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切实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二是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6亿元,主要用于乾峰大桥、新中医院、智慧城市、“厕所革命”、公益性骨灰堂、第一污水处理厂、恒东小学、飞虹幼儿园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积极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2023年,投入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华翔(洪洞)智能产业园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中小企业基地厂房租赁补贴等,为企业创造即造即住即投即产的良好条件

加强资金统筹,逐步健全社会保障

一是助力教育事业提质增效投入资金10.7亿元,大力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健全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面支持改善薄弱学校、政府购买学位、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双减”等工作,促进了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助力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投入资金5.6亿元,全力保障了各项民生资金提标工作,支持了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困难群众补助退休人员增加补贴等,补足了民生短板,增加了人民福祉;三是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投入资金3.1亿元,支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乡村环境治理、供热补贴、气价保供补贴、老百姓洁净煤补助、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支出,为我县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全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助力医疗水平稳步提升投入资金1.7亿元,支持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价补贴结算疫情防控期间一线人员及隔离点补助经费等,促进了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助力退役军人优抚安置。投入资金5894万元,用于优抚对象补助及医疗保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社会保险及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等,切实维护了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六是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投入资金3706万元,用于种植、养殖、市级乡村示范村建设、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乡村道路硬化等项目,支持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补齐乡村基础短板七是助力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投入资金1558万元,继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激励和带动更多劳动者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规范财政管理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绩效管理。紧紧围绕预算管理关键环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绩效目标”的原则,强化绩效目标申报、审核,并实现了全覆盖,组织78个部门开展了绩效自评和绩效运行监控,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22个重点项目支出和6个部门整体进行了重点评价,进一步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全面应用预算一体化系统,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制度内嵌至一体化系统,形成制度合力,使部门预算约束更具刚性、资金支付更加安全高效、预算执行与政府采购衔接更加有效、财政监督更加精准便捷,提高了预算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履行财政职责,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环节再简化、时限再压缩、服务再提升,优化了指标下达、政府采购、委托评审、资金支付等流程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切实加强财会监督。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控财政风险,制定《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代理记账行业无证经营、虚假承诺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确保财经秩序持续向好。

(五)统筹安全发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硬化债务约束,量力而行提出新增债券资金需求,坚持举债规模与偿还能力相匹配,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2023年,我县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二是积极消化存量暂付款,并严格规范财政对外借款程序,对确需借款、且满足借款条件的事项,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并报市财政局备案,确保年底新增形成的暂付款累计余额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规模的5%。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政持续稳定增收基础不牢固,收支平衡依然面临很大压力;财政收入对煤炭依赖程度大、稳定性不强;“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氛围不够浓厚,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县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巩固提升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今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市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践行“1255”战略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洪洞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一)2024年预算安排原则

2024 年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坚持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实行收支全口径管理;讲求绩效,绩效为先,安排财政资金绩效先行。

(二)2024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33000万元,同比增长5.57%,其中:税收收入99000万元,非税收入34000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5682万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3611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26万元,总财力为462326万元。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4年我县支出预算安排46232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50374万元(县级财力安排407062万元、上级专款安排7194万元、上年结转安排3611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24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712万元。

县本级财力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018万元;国防支出32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107万元;教育支出8149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7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3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78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170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614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6165万元;农林水支出3026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218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4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53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38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41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1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933万元;预备费45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42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万元;其他支出4287万元。

上级专款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8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0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00万元;农林水支出2679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76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4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00万元。

上年结转安排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15万元;教育支出303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0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35万元;农林水支出2321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728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6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4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7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75万元;其他支出185万元。

2024年,“三保”支出预算安排295925万元,其中:保工资175199万元、保运转14033万元、保基本民生106693万元。

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101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20万元;公务接待费40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9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3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0万元,使用上年结转资金10796万元,可用财力13671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5369万元上解支出54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896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2587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38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收入17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安排305万元。

四、完成2024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4年,财政部门将继续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县人大决议,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趋势,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筑牢兜实底线,深化财政改革,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提质增效、协同发力,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财政部门将坚持紧紧围绕组织收入目标,多管齐下,挖潜增收,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科学开展收入形式分析研判,及时查找组织收入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点以及增收潜力点,健全横向互动、多方协作的收入共治机制,全过程、全方位抓好组织收入,严防“跑冒滴漏”,确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等重点支持领域,提升项目谋划水平,把项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谋划、争取、实施全程参与;加强与发改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高质量的项目储备,以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

二是培植涵养财源。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延续实施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税费优惠精准直达、效应充分释放,形成“放水养鱼”“水深鱼归”的良性循环。对税源底数、税源结构分布情况实施动态掌握,及时关注重点税源和新增税源企业经营状况,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保持税源稳中有增。集中财力支持骨干税源企业发展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三是加强财金联动。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强政银企对接,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通过各种基金、开发性低息贷款、融资担保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流向重大项目建设。

(二)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县域项目建设

财政部门将紧盯中央、省、市战略部署,强化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全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聚焦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支持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增强基础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支撑。支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医药等产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积极培育“链核”“链上”企业,严格落实国、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动减税降费等各类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转型资金引导扶持作用,综合运用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上规升级和“专精特新”发展。

二是推进城市“双品质”建设。按照“东移、西优、南融、北延、中提升”思路,支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污水处理提质和地下管网升级,不断完善提升供水、供热、供气等市政服务能力水平,尽快打通城北供水、玉峰西街等工程项目,不断提升城市的颜值气质价值。

三是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总目标,支持“走遍天涯·洪洞是家”全域旅游品牌,支持见贤里·华人老家会客厅文化街区、霍太山广胜寺文化景区、兴唐寺中镇文化园、旅游公路等项目,支持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华夏司法博物馆创建3A景区,不断提升洪洞文旅品牌。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示范工程。支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支持湿地保护修复、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等工程,统筹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水利发展、城镇建设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全力保障工程项目实施,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建立“洪洞模式”。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调整资金支出结构等方式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城北供水工程、“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建设。坚决按照“四个不摘”、“一个不变”要求,持续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落细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增收若干政策落地见效。

六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公办学位供给,及时拨付购买学位资金,支持恒东小学、飞虹幼儿园、新城幼儿园、北城幼儿园、托育示范服务中心、洪洞三中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动洪洞教育实现振兴崛起。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发挥“洪洞三保”品牌效应,多层次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能人才比重。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人均89元提高至94元。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力构建休闲、购物、养老、教育、医疗、运动等“15 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广大市民在近距离享受烟火气、体验周到贴心的服务,共享美好生活的“幸福圈”。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8元上调至136元,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防范风险、兜牢底线,全力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财政部门将坚持底线思维,密切关注财政相关的风险隐患,完善制度机制,细化工作举措,守牢风险底线。

一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立足自身实际,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措施,加大过紧日子力度,腾出更多资金化债。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后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始终把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动态监测“三保”支出、库款保障水平等关键指标,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确保“三保”不出问题。    

三是加强暂付款管理。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严禁违规新增暂付款。严格规范借出款项审批备案流程,未经上级财政部门备案核批的,不擅自办理资金出借手续。

(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财政部门将坚持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持续优化基础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监督”联动发力,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全程跟踪监督资金的下达、拨付和使用环节。健全完善预算执行进度重点督导、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等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多渠道、多角度深入查找分析预算执行中堵点、难点,加强督促提醒,通过奖优罚劣倒逼部门提高支出进度。

二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要求,从预算、绩效、评审、采购、支付等各环节全流程优化服务,打造财政系统的“六最”营商环境。加强对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大对政府采购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政策宣传,规范政府购买服务。

三是严肃财经纪律。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财经纪律执行、聚焦会计信息质量、聚焦会计评估行业规范,扎实推进财会监督重点任务;优化财会监督方式方法、强化财会监督成果运用、推进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着力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建立监督成果与预算安排、资金管理和完善政策挂钩机制;加强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机关的贯通协作,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的配合协同,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的协同联动,强化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财政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奋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洪洞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2000921号  网站标识码:1410240020

联系电话:0357-6222148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洪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402000402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