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数据 > 财政预决算 > 财政决算 > 2023年度决算

洪洞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4-11-21
【字体:

洪洞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

综合报告

现将洪洞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国有企业资产

我县19户国有企业,共涉及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建筑施工、城市供水、城市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分别隶属于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商务局、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多个职能部门,其中14户国有企业已初步形成“国资监管机构-国运公司-国有企业”的统一监管模式,其余5户仍由代表政府出资人职责的原主管部门监管。

据统计,我县19户国有企业共有在职职工1041人,退休人员428人,截止到2023年底,全县19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 261332.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043.27万元,国有

企业利润总额为-1806.28万元,资产负债率73.10%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1资产总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5.62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2.29亿元,占比22.10%;固定资产净值17.46亿元(原值35.27亿元占比31.39%在建工程2.09亿元,占比3.76%;无形资产净值1.75亿元(原值1.81亿元),占比3.15%;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净值22.03亿元(原值22.03亿元),占比39.60%分单位性质看,全行政单位资产总额32.02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3.60亿元。

2负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负债总额10.03亿元,负债率18.03%。其中:行政单位负债总额5.39亿元,负债率9.69%;事业单位负债总额4.64亿元,负债率8.34%

3固定资产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共计35.27亿元(净值17.46亿元,其中:房屋构筑物21.40亿元,占比60.67%;设备11.97亿元(其中:汽车1.10亿元),占比33.94%;文物及陈列品0.01亿元,占比0.03%;图书档案0.26亿元,占比0.74%;家具用具1.60亿元,占比4.54%;特种动植物0.03亿元,占比0.08%

    文物普查全不可移动文物1069处,可移动文物7148件(套)。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土地与矿产资源现状截至目前,洪洞县土地总面积149537.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6756.74公顷。全县国有土地总面积30301.2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56.09公顷全县国有林地面积22622.49公顷。

洪洞县矿产资源以沉积矿产为主。矿产资源中煤最为丰富,产于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层中;石灰岩、石膏矿地层大面积分布于本县东西山沟谷地带。区内矿产资源以沉积矿产为主。区内煤炭资源煤层稳定,构造简单,产状平缓,易于开采。截止2021年底,洪洞县境内已发现矿产主要有煤、地热、多金属矿(铜、铅、锌、银)、铁、油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耐火粘土、大理石、花岗岩、铝土矿、硅石、砖瓦粘土、建筑用砂和矿泉水15种。除砖瓦粘土和建筑用砂分布于中部盆地外,其它矿产集中分布于我县东西两侧山区。

a、能源矿产

煤:煤是洪洞的主要矿种,煤炭资源丰富,含煤岩系总面积为1251km²,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31.77亿吨,基础储量10.0亿吨,资源量18.07亿吨,国家煤炭规划区霍州煤炭矿区位于本县。全县共计保有资源储量28.16亿吨。我县可采煤层主要有山西组2#3#和太原组9#10#11#,煤种主要属于1/3焦煤、肥煤和气肥煤,有少量为焦煤和气煤。大多数煤层埋藏较浅、构造简单,易开采。

地热:地热资源是指能够为人类经济开发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洪洞县现有地热勘查区1个,水温70℃,含S较高。主要分布于赵城镇-洪洞县-曲亭镇一带。

b、金属矿产

多金属矿产(铜、铅、锌、银),主要分布于我县东北部,仅有石门峪多金属矿床作过地质工作,该区域经普查评价求得资源量(金属量)分别为:铜176.40万吨,铅791.60万吨,锌1147.40万吨,银4.51万吨。

c、非金属矿产

石灰岩:石灰岩在县境内分布广泛,蕴藏量大,以汾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大区:汾河以东主要分布在广胜寺-马蹄堰-四方山一带,此外在苑川-关口及孙家山一带也有分布;汾河以西分布在罗云断层西侧,柴家垣-泰山顶一带。广胜寺耙子里石灰岩矿区查明水泥用灰岩资源量为3148万吨;明姜镇兴旺峪水泥灰岩矿区查明水泥用灰岩资源量为6850.09万吨。

石膏:膏矿在我县矿点较多,已知的柴家垣、峡西凹、芦山头、石家庄和柏亭等地均有石膏矿产分布,全县共探明远景资源量3769.03万吨。矿石类型主要有雪花石膏、次硬石膏,矿石品位一般含CaSO4•2H2O6590%,最高达96%

建筑用砂:县内采砂点较多,最有代表性的砂是产于赵城镇王开一带的王开砂。砂层为灰色、灰黑色,一般为粗砂、中粗砂,砂层分选性较好,砂质较纯净,一般含泥量很少,是建筑用砂精品。王开砂资源量4500万立方米,其它地区主要为细砂,预计全县总资源量达5亿立方米。

砖瓦粘土:砖瓦粘土是县内分布最广,而且被广泛利用的一种矿产资源。砖瓦粘土矿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中,呈层状,厚度稳定,是烧制建筑用砖的合格原料。矿体总厚1112.8m,查明砖瓦粘土资源储量63.77万立方米。

矿泉水:县内发现可作饮用天然矿泉水两处,分别为位于曲亭镇上寨村的青龙寺泉和广胜寺镇飞虹塔下的广胜寺泉。青龙寺泉水为含锶、重碳酸钠、钙型、低矿化、低钠优质矿泉水;广胜寺泉属含锶、低钠的重碳酸、硫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及成效

国有企业资产方面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企业负责人管理,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

2、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努力推进用工市场化。

3、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合理设置了监管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加强企业经营投资和重大决策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追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规范企业运营。

4、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把清廉国企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督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紧盯“关键少数”,不断将清廉建设引向深入。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方面

1、健全机制,强化监管职能。按照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要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实行政府分级监管、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直接支配的管理体制。我县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管近年来,全县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工作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职和发展需要。

2、完善制度,突出规范管理。目前,我们始终做到了坚持预算同步,严格执行配置标准,要求各单位将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做到资产配置有计划,做到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相结合,有机统一。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盘活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临财资〔20231号)文件精神,积极部署此项工作,制定转发了洪洞县财政局关于转发《临汾市财政局关于《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盘活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洪财字〔202312号),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开展清查摸底,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盘活资产的工作方案专项清理工作总结和盘活情况表。

3、夯实基础,提高治理能力。按照《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资产管理数据迁移等工作的通知》(晋财资20235)工作要求,资产管理全业务流程已融入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规范管理。各单位及时完成资产管理模块单位设立及用户确定,细化完善存量资产数据,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完成各类业务登记及办理日常业务工作,确保数据动态更新、完整有效。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1、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与调查监测。我县建立了不动产遗留问题协调机制,严格按照省厅晋国土资发〔201742号文件执行办理。抵押登记设立了土地抵押登记会商机制,每次办理须上会研究。目前,与税务、住建部门三网共享工作正在进行中。

2、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要求开发区新上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亩,工业项目一律入住开发区,做好开发区土地征收储备工作,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增存挂钩”新机制,盘活利用“批而未用”土地和闲置土地。三是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专项行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4年全县清理“批而未用”土地677.6我县工业用地供应全部按挂牌方式出让,产业用地可以根据上级部门政策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方式供应。

3、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已贯彻落实《山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方向和重点。截至目前已有24非煤矿山企业14座煤矿建立了生态基金账户,根据基金管理办法按比例及时提取修复基金,确保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国资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我县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情况,在监管方式上,仍习惯于行政化管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较少;同时,在监管职能转变、分类授权放权、国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2、国资国企管理水平程度不高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思路较为固化,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路。

3、大部分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举步维艰

我县国有企业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设备老化陈旧,产品已被市场淘汰,企业长期处于停产状态,恢复生产无望。企业资产主要以土地和房产为主,且大部分土地为政府划拨,房产年久失修、无法再利用,企业资产无法变现。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不抵债,在册职工人数较多,处置企业债务、安置企业职工、解决企业部分养老金及滞纳金等历史遗留问题任务艰巨、改制成本高。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近年来,我县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1、在思想认识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资产管理工作的提高。

2、在管理环节方面。目前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对于闲置资产盘活还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最大化,对后续盘活形成收入工作难度较大。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发〔20193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我县始终认真督促矿山企业按照基金管理办法执行,及时计提基金存入专户,并按照《矿山开发治理发案》组织实施。

四、下一步主要措施

(一)国有企业资产方面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提升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要务。在充分调研各有关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实行企业党组织议事前置制度。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2、吃透用活国企改革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抢抓国企改革机遇期,加强省市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吃透用活各项国企改革政策,优化僵尸企业出清环境,为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政策支持。

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方面

1、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预算资金形成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严审核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推动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持续完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审工作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2、建立调配机制,有效盘活资产。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低效运转资产、闲置资产等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印发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工作方案,部署开展资产盘活专项工作,推动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切实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

1全面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逐步推开我县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

2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完善部门间信息互通和数据衔接机制。

3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龙头”,推进“多规合一”,为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4建立以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相互配合的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联席办公机制,认真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严格规范全县各行各业使用土地的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为更好地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2000921号  网站标识码:1410240020

联系电话:0357-6222148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洪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402000402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