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调整》公示的公告

2017-09-11
【字体:

为了落实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精神,根据省市工作安排,我县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包括赵城工业园区和秦壁工业园区。《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于2014年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经济开发区设立需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及城镇发展需要,我局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调整》,对县城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部分中开发区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一、调整涉及范围


    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为洪洞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


二、规划调整期限


    本次规划调整期限与《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期限一致,远期为2030年。


三、规划调整内容


    按照《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规划修改工作的通知》(晋建规字〔2017〕355 号):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只涉及城镇体系规划部分中开发区的内容,对其他内容不做修改。


四、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目标


    把洪洞县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国家级煤焦化深加工基地以及具有全国美誉度和知名度的优秀旅游城市。


    2、产业发展战略


    工业新型化:工业新型化应重视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壮大发展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重点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开发区配套设施,明确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区域内产业发展进行协调。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开发区的发展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原则,推动产城协调共融发展。从对外交通上充分与县城、赵城镇、明姜镇、甘亭镇及周边区域形成通达流畅的交通系统,为产城空间融合提供前提保障,促进内外交通的发展;从市政设施建设上,开发区与县城、赵城镇区、甘亭镇区等配套应同步进行,统筹规划、同步衔接;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上,开发区各企业办公设施、职工休闲居住设施引导建设在洪洞县城及各产业片区依托的镇区,这样开发区企业既可以依托县城便利的服务设施来服务企业,同时,也可以接纳更多的社会职能注入城市新的活力,真正做到产城融合。


    3.产业发展方向


    第二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煤焦化优势产业深加工与循环经济;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型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加快设立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


    4.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确定洪洞县“一心、一带、四区、五园”的产业空间总体格局。


    一心:指中心城区产业发展中心。


    一带:指汾河百里经济发展带。


    四区:“老家体验”旅游接待服务区、广胜寺名胜游憩区、太岳霍山生态度假区、历山—羊獬民俗体验区。


    五园: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历山农业观光园、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现代煤化工园、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高新技术产业园、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


    公示时间:2017年 8月24日至10月10日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并将意见以书面形式于10月10日前送(寄)至洪洞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联系电话:0357-6210172



《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


调整方案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年8月





目  录


  一、总  则................................................................ 1


二、规划文本调整.................................................. 2


三、规划说明调整.................................................. 4


四、规划图纸调整................................................. 13




一、总  则

    (一)调整涉及范围

    本次规划调整范围为洪洞县县域行政区划范围,国土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


    (二)规划调整期限

    本次规划调整期限与《洪洞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期限一致,远期为2030年。


    (三)规划调整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


    4.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晋发〔2016〕50号)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开发区设立升级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2号) 


    6.         《骆惠宁书记、楼阳生省长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7.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规划修改工作的通知》(晋建规字〔2017〕355 号)


    8.         《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         《临汾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2020年)调整方案》


    10.     《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11.     《洪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2.     《洪洞县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13.     国家、省、市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四)规划调整内容

    按照《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规划修改工作的通知》(晋建规字〔2017〕355 号):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只涉及城镇体系规划部分中开发区的内容,对其他内容不做修改。(调整部分以斜体字加粗进行标识)


二、规划文本调整

    第27条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目标


    把洪洞县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国家级煤焦化深加工基地以及具有全国美誉度和知名度的优秀旅游城市。


    2.产业发展战略


    (1)农业现代化


    按照工业化的理念统筹农业现代化建设,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引领、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以规模化、产业化和园区化为发展方向,加强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农副产品加工链,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2)工业新型化


    工业新型化应重视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壮大发展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重点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开发区配套设施,明确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区域内产业发展进行协调。


    (3)旅游特色化


    以“寻根祭祖”文化为品牌;以广胜寺、霍山、历山三大景区为支撑,展现洪洞自然风貌;以当地美食服饰文化和历史遗址,展现洪洞人文历史,充分挖掘旅游潜力,推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应充分挖掘洪洞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商贸流通业以汽车贸易、建材贸易和农副产品等贸易为重点,拉动洪洞县第三产业的增长。以快速城市化为契机,大力发展洪洞县房地产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从根本上减少生产的原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在原材料生产后,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最终使原材料和资源形成一个闭合循环,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洪洞县域循环经济从产业上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和服务业循环经济,从空间上包括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区域大循环。


    (5)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开发区的发展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原则,推动产城协调共融发展。从对外交通上充分与县城、赵城镇、明姜镇、甘亭镇及周边区域形成通达流畅的交通系统,为产城空间融合提供前提保障,促进内外交通的发展;从市政设施建设上,开发区与县城、赵城镇区、甘亭镇区等配套应同步进行,统筹规划、同步衔接;从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上,开发区各企业办公设施、职工休闲居住设施引导建设在洪洞县城及各产业片区依托的镇区,这样开发区企业既可以依托县城便利的服务设施来服务企业,同时,也可以接纳更多的社会职能注入城市新的活力,真正做到产城融合。


    3.产业发展方向


    洪洞县规划期内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以炼焦、煤炭深加工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业。


    (1)第一产业发展方向


    棉粮油、林果业和蔬菜种植。


    (2)第二产业发展方向


    重点发展煤焦化优势产业深加工与循环经济;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型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加快设立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房地产业、商贸物流业和旅游业。


    4.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确定洪洞县“一心、一带、四区、五园”的产业空间总体格局。


    一心:指中心城区产业发展中心。


    一带:指汾河百里经济发展带。


    四区:“老家体验”旅游接待服务区、广胜寺名胜游憩区、太岳霍山生态度假区、历山—羊獬民俗体验区。


    五园: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历山农业观光园、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现代煤化工园、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高新技术产业园、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


    5.重点园区发展指引


    (1)大槐树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包括大槐树镇秦壁、秦堡,曲亭镇范村、薄村、东张、董庄、敬村、安乐、师村等村,以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为重点,形成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生态园区。

    

    (2)历山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包括万安镇东梁、西梁、曹家庄、温家庄,龙马乡辛庄、熟堡,辛村乡白石、公孙堡村等村,形成集林下经济、设施蔬菜、生态观光、农产品仓储、批发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3)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现代煤化工园:依托赵城、明姜两镇,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精细煤化工、现代煤化工;


    发展目标:以煤化工为主的省内一流循环经济精品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4)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高新技术产业园:依托大槐树镇秦壁村,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目标:县域高新科技发展的先行区,循环经济型高新产业园区,临汾市新技术产业重要组成。


    (5)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依托甘亭镇、淹底乡和曲亭镇,规划管辖面积94.16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精密铸造、装备制造、新材料;


    发展目标: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临汾市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规划说明调整

    第八节.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洪洞县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国家级煤焦化深加工基地以及具有全国美誉度和知名度的优秀旅游城为战略目标。


    二.产业发展战略


    1.农业现代化


    按照工业化的理念统筹农业现代化建设,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引领、农民自愿”的原则,以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为重点,以规模化、产业化和园区化为发展方向,加强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农副产品加工链,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


    2.工业新型化


    工业新型化并不是盲目的抛弃传统产业而只发展新兴产业,工业新型化应重视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发展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重点推进开发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完善开发区配套设施,明确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区域内产业发展进行协调。


    3.旅游特色化


    以“寻根祭祖”文化为品牌;以广胜寺、霍山、历山三大景区为支撑,展现洪洞自然风貌;以当地美食服饰文化和历史遗址,展现洪洞人文历史,充分挖掘旅游潜力,推进特色旅游业发展。


        此外,应充分挖掘洪洞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商贸流通业以汽车贸易、建材贸易和农副产品等贸易为重点,拉动洪洞县第三产业的增长。以快速城市化为契机,大力发展洪洞县房地产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从根本上减少生产的原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在原材料生产后,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最终使原材料和资源形成一个闭合循环,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反过来也能使经济活动达到利益最大化。洪洞县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综改区政策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洪洞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同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和服务业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最终实现县域内大经济循环。


    (1)农业循环经济


    围绕县域内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生物沼气、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静脉产业,形成农林牧互动、低能耗、低污染、高效能、高品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服务业循环经济


    围绕县域内旅游业、商业服务、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出,结合县域内的农业、工业形成低耗能、低浪费的服务业循环经济模式。


    (3)工业循环经济


    洪洞县工业循环经济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分别是企业内部的循环模式、企业间的循环模式和工业区之间的循环模式。


    企业内部的循环模式:企业内部各个工序、部门之间实现“原料——废料——原料”循环,通过“原料”、“废料”的转换,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链状结构,使企业内部之间形成一种循环模式。


    企业之间的循环模式:与企业内部循环模式相比,企业之间的循环模式已扩大到更高的层面上,一般是在一个工业区内,通过解决单独企业无法解决的废弃物资源以及各企业之间的连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从而达到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这种循环首先要确定工业区内的核心企业,以其作为工业区循环经济的中心点,对其余进入该工业区的企业进行筛选,寻求与核心企业存在潜在协同和共生关系的工业企业。


    工业区之间的循环模式:由于各工业区拥有不同的产业集群,这就使得不同工业区之间存在能源与资源相互协同,通过发展工业区之间的经济循环,有利于实现工业区见产业、资源、能源的平衡。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工业区时,首先应对工业区进行合理的产业定位,结合对现状产业的分析,明确工业区的循环经济模式。


    5.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开发区的发展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原则,推动产城协调共融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


    开发区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应注重与洪洞县城、赵城镇、甘亭镇的协调发展,产城融合上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从对外交通上充分与县城、赵城镇、明姜镇及周边区域形成通达流畅的交通系统,为产城空间融合提供前提保障,促进内外交通的发展,交通组织要达到内外衔接、客货分流。


    二是开发区与县城、赵城镇区、甘亭镇区等配套应同步进行,统筹规划、同步衔接,尤其是市政基础设施要和城区共建共享。


    三是开发区各企业办公设施、职工休闲居住设施引导建设在洪洞县城及各产业片区依托的镇区,这样开发区企业既可以依托县城便利的服务设施来服务企业,同时,也可以接纳更多的社会职能注入城市新的活力,真正做到产城融合。


三.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洪洞县经济产业发展研究》,确定洪洞县支柱产业是:以炼焦、煤炭深加工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业;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型优势产业。


    洪洞县产业发展方向除以发展潜力分析为依据外,还应根据洪洞县现状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各产业发展的方向,选择适合洪洞县发展的产业。


    1.第一产业发展方向


    洪洞县农业资源特点比较突出,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洪洞县农业的发展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结合上文对产业发展的预测,重点发展蔬菜莲藕种植、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设大型农业园,实现园区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培植品牌农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同时要围绕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深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主要有:


    ((1)粮棉油


    洪洞是农业大县,应稳定粮棉油生产,在确保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中适量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建设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同时要利用优质绿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2)蔬菜种植


    洪洞县应把蔬菜种植调整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和历山农业观光园为建设重点,形成种植基地,展示结构调整成效,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带基地的思路,培植精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蔬菜及莲藕种植,扩大种植面积。


    ((3)林果业


    洪洞县应充分挖掘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规划要充分利用洪洞的林木资源优势,首先要加强速生丰产林基地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加绿化种植面积;其次应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蘑菇、养殖家禽,形成别具特色的林下产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高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建设林业产业集群。


    2. 第二产业发展方向


    ((1)壮大发展支柱产业


    现代煤化工业:根据分析预测,洪洞县现代煤化工业发展潜力一般,但作为洪洞县目前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当继续壮大。洪洞县现代煤化工业以赵城工业园为代表,赵城工业园作为山西省重要的专业煤化工园区,不论是从规模、基础配套还是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洪洞县的支柱产业,应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壮大自身优势。依靠开发区建设平台,加强自主研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煤炭传统产业,延伸“煤—气—化、煤—焦—化、煤—电—化”产业链条,由生产原料、初级产品向生产成品和深加工产品转变,把煤的文章做精、做大、做活、做优,形成煤、电、焦、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并以大型集团企业为依托,中小企业逐步进行整合,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


     ((2) 重点培育新型优势产业


    装备制造业:洪洞县装备制造业主要涵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洪洞县装备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改造提升,可以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洪洞县装备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整合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相关资源,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同时,注重企业体制创新,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培育以山西华翔美的投资有限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增强综合竞争力。


    新型建材:从洪洞县实际情况分析,未来建筑材料制造业仍然拥有较好的发展势头,洪洞县正在由传统建筑材料制造业向陶瓷、纳米、复合、轻金属等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业发展。今后洪洞县的建材制造业应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中心城区的辛村工业园可着力打造成新型建材的示范园区。


    农副产品加工:洪洞食品工业具有一定基础。但是产业整体层次较低,主导产品单一,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特色优势。今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食品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结合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食品龙头企业与集体企业、个体企业联合,形成加工基地。以高技术为依托,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利用新的科研成果,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紧跟市场需求,创造特色产品。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微电子材料、汽车材料、纳米材料和绿色包装材料。以恒富美尓美陶瓷有限公司为依托,培育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


    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广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地下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垃圾发电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节能与环境领域重点开发数字智能化产品、智能仪表、高效节能设备等。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1)旅游业


    依托洪洞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良的旅游资源,以大槐树旅游度假区为核心,重点开发历山、霍山、汾河等景区,形成以寻根祭祖文化为主线,以生态度假、名胜欣赏、民俗体验为支撑的完整旅游线路,将洪洞县的旅游业培育为洪洞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洪洞县住宿餐饮业、文化娱乐业、零售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2)商贸物流业


    加快商贸、物流业的建设。现代物流业要发挥洪洞县位于大运发展轴的交通优势,依托各工业区以及铁路站场建设物流园;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大型物流企业,努力形成覆盖全县、辐射全省的多功能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改造提升现有专业市场,建设综合贸易园,成为晋南最大的贸易基地,涉及建材、农产品、工业产品等,促进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支持制造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形成完善、通达、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


    ((3)房地产业


    目前洪洞县城镇化水平为32%左右,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城市房地产业将伴随城镇化而快速发展。洪洞县对城市建设的日益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不断完善,城市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人口的快速集聚,对房地产业的需求无疑会更加强烈。洪洞县房地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应重视管理,避免房地产业的经济泡沫。


四.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结合政策、交通、资源、现状发展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分析,以及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可将洪洞县的产业布局分为两大层级:即中心城区和除中心城区以外的县域部分。其中,中心城区依据其现状发展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前景,规划宜重点发展的产业是: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水平较高、环境污染较小的第二产业;以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商务服务业及房地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除中心城区以外的县域部分在现状发展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在充分考虑与中心城区产业协调的前提下,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为本县及更大区域服务的棉粮油、蔬菜种植、瓜果种植的第一产业;现代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建材为主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可适当的发展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及房地产业。通过对县域两大产业层级的具体分析,明确了层级中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洪洞县“一心、一带、四区、五园”的产业布局框架。


    1.一心


    一心指洪洞县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是全县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心,也是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重点发展商品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劳务输转等第三产业,打造全县商贸流通中心、旅游服务核心;以大槐树镇的秦堡村为中心,大力发展以蔬菜、莲藕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打造大槐树农业生态园;积极发展辛村工业园和秦壁工业园,完善园区的配套建设,加强园区之间的互动,发展循环经济。


    2.一带


    一带指汾河百里经济发展带,按照以县城综合发展区为核心、以赵城工业园和甘亭工业园为重要节点、以汾河为重要生态旅游休闲带的“串珠式”发展格局。在发展轴上聚集了洪洞县最繁荣的二三产业,是整个洪洞县经济发展的精髓。


    3.四区


    四区指洪洞县域内著名的四大旅游景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老家体验”旅游接待服务区


    “老家体验”旅游接待服务区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为核心,着力做强华人大槐树、节庆大槐树、景观大槐树、休闲大槐树和人文大槐树,展现洪洞县浓郁的老家文化和人文情怀。以苏三监狱、关帝庙、莲花池和槐香广场为支撑,展现洪洞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通过中心城区三条特色休闲商业街,活跃整个大槐树旅游度假区,满足游人的需求。结合汾河休闲旅游带上的度假村、农家乐、采摘园,形成具有洪洞特色的旅游示范区。


    ((2)广胜寺名胜游憩区


    广胜寺名胜游憩区按照遗产观光、科考修学、文化创意、滨水游憩、宗教度假的理念发展,以中国四大名塔之一的飞虹塔为精华,以元代壁画、赵城金藏、霍泉、水神庙为旅游要点的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3)大岳霍山生态度假区


    大岳霍山是山岳文化的发祥地,大岳霍山生态度假区重点挖掘大岳文化和开发原生态环境,重建大岳寺和中镇庙,建设霍山兴唐寺生态度假村,保护兴唐古村,把大岳霍山生态度假区建设成为以大岳山神祭祀文化、山水观光、生态度假为主要竞争力的综合性山岳旅游度假区。


    ((4)历山—羊獬民俗体验区


    历山—羊獬民俗体验区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赏、感受舜文化、体验乡土民俗气息为理念,规划历山组团和羊獬组团。


    羊獬组团以娥皇女英的美丽传说为依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表现手段形成主题民俗休闲区。


    历山组团以“舜文化”为核心,融合农耕文明、道家养生及风水文化等的多元文化旅游区。


    4.五园


    五园指洪洞县域内的一产、二产园区,是洪洞县未来产业的重点。


    ((1)大槐树农业生态园


    大槐树农业生态园以大槐树镇的秦堡为中心,辐射安乐、范村、敬村、东张等村庄,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池栽莲藕等现代设施农业。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通过“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的方式,一是可以促进园区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二是生产本土特色的农副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加强园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作用,从而更加壮大大槐树农业生态园。


    ((2)历山农业观光园


    历山农业观光园以万安镇的西梁、曹家庄为中心,辐射万安、东梁、温家庄、新庄、塾堡等村庄,集林下种养、大棚蔬菜和果品采摘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除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外;还应重点种植草莓、葡萄等果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采摘园。


    ((3)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城现代煤化工园


    园区管辖范围及面积:园区涉及赵城、明姜、广胜寺三个乡镇。北至华清焦化公司,南至山焦四厂外,西至一级路,东至电厂东501米。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


    园区发展方向:依靠洪洞县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以精细煤化工为主导,电力、物流、新材料为辅的产业体系。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规模,优化结构,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模式,延伸“煤—气—化、煤—焦—化、煤—电—化”产业链条,由生产原料、初级产品向生产成品和深加工产品转变。以山焦、三维为龙头企业,把煤的文章做精、做大、做活、做优,形成煤、电、焦、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园区发展目标:以现代煤化工为主的省内一流循环经济精品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4)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壁高新技术产业园


    园区管辖范围及面积:园区涉及大槐树镇、苏堡镇、曲亭镇。北至涧河,南至台地边,西至霍侯一级路,东至西尹壁村。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


    园区发展方向:依托大槐树镇秦壁村,依托山西双银电热能有限公司、山西普泰发泡铝有限公司、洪洞鑫华金属网业公司、印刷复合软包装生产项目、诚美节能安全型玻璃及门窗生产线建设项目、绿如蓝电动自行车项目、洪洞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根祖文化工艺品及仿古环保实木家具项目等重点企业和项目,以高新产业研发与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坚持“主业扩张和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思路,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医药化工、食品轻工为重点,带动产业链的相关工业发展。近期重点建设泡沫铝材、节能安全型玻璃、低温陶瓷、仓储物流、风情景观等项目。


    园区发展目标:建设成为县域高新科技发展的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园地,临汾市新技术产业重要组成。


     ((5)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


    园区管辖范围和面积:依托甘亭镇全部,淹底乡和曲亭镇部分,北至临汾北环高速、中南铁路;东至青兰高速;南至乔李镇、淹底乡南边界;西至乔李镇、甘亭镇西边界。规划管辖面积94.16平方公里。


    园区发展方向:利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优势,在现状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低耗能、清洁型项目,以发展精密铸造、装备制造为主,加快发展整机产品、成套设备和系列产品;以发展新材料为主,着力发展纳米光电系列产品。近期重点建设华翔美的精密铸造、飞虹微纳米光电、虹翔MO源、亿明LED照明、电缆线制造和环保造纸等项目。


    园区发展目标:通过技术含量高、低耗能、清洁型等项目的综合开发,把园区打造成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和中部装备制造业基地。 



                                                                  洪洞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2017年8月23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洪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2000921号  网站标识码:1410240020

联系电话:0357-6222148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洪洞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402000402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